清河口,几多牵挂几多爱

2014年03月17日    来源:全国征兵网

“清河口远,清河口险,清河口在那天边边……”

四周空旷寂寥,远处一望无际的戈壁黑石遍布,看不到人烟和树木,太阳毒辣辣地照在地面上——8月10日,记者驱车赶往内蒙古阿拉善军分区某边防团清河口一连,行至黄泥滩时右后轮爆胎,下车后看到的场景让人觉得像到了月球。

“我们这还算好的,北京军区一位主要领导有一次去一连看望官兵,一路上几辆车爆了9个胎。”随行的阿拉善军分区干部科科长宋伟强告诉记者,“这条路弯多坡陡,而且布满了尖锐的碎石子。20年前,你们报社的记者杨学泉,就是在这条路上因爆胎翻车牺牲的。”

1个小时后,车辆换上备胎重新启动。小心翼翼地行驶了300多公里后,我们终于来到了清河口畔、甜水井旁的一连。

其实,清河口内无河水,甜水井里是苦水。1969年9月,一连在这里组建时,官兵把营区旁边的洪水沟取名清河口,把一眼咸水井叫做甜水井,以寄托心中的美好愿望。时间久了,竟成了正式地名,被印在了共和国的地图上。

美好的愿望代替不了残酷的现实。刚组建的一连曾接连断水3天,周恩来总理得知情况后,特意指派空军用直升机为连队送水,又嘱咐身边的元帅们,为连队配发专用拉水车。

一茬又一茬军区领导牵挂着这个偏远连队,如今连队彻底告别了喝咸水的历史,患脱发、肾结石的比例大幅下降。

水是生命之源,而忠诚则是一连官兵的魂。2002年5月14日,一连列兵张良把水壶让给了中暑的战友,自己却因缺水牺牲在巡逻路上。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在一丛梭梭草下挖了个坑,把枪埋进去,又扯烂衣服把布条绑在草上作记号,方便战友找枪。一位普通列兵,把“武器是战士的第二生命”演绎得如此壮烈!

还是因为缺水,记者来访前,牧民王道尔吉向连队告别,迁往他乡。连队失去了唯一的邻居。现在,连队方圆70公里内无牧民,营区所在地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生命禁区。

然而,老邻居离开那天,边防团又有两名战士主动申请到清河口当兵。是什么让各级首长、媒体记者、戍边官兵对这片生命禁区心系之神往之?

走进一连大门,屈指可数的几棵老榆树迎风挺立,一丛丛红柳旺盛成长。迎面一面英模墙上,展示着全军优秀指挥军官陈宝、北京军区学习成才先进个人张德才等7名优秀官兵的照片和简要事迹。环境苦,压不垮一连官兵,反而变成了成长成才的营养。近10年来,一连干部先后被提拔使用17人,有7名战士考学提干。

才艺室里,官兵摆出了“百石宴”:木化石材质的清蒸鲳鱼,火山岩石做成的四喜丸子……环境苦,撵不走一连官兵,反而激发了铁血守边的激情。一连老军医赵俊飞尽管经历了“第一天结婚,第二天爱人来队提出离婚”的挫折,但他依旧选择了坚守,在连队一干就是16年,如今他已满头白发。

没有爱上边防官兵,是因为还没有真正读懂他们。爱情受挫的第二年,内蒙古财经大学老师杨文兰经人介绍认识了赵俊飞,她被边防军人的忠诚朴实深深打动,二人很快步入了婚姻殿堂。现在,他们的儿子已经14岁了。

山腰上,一连官兵每天5公里武装越野经过的一段曲折小路,已被踩出深深的印记,从远处眺望就像一条洁白的哈达。环境苦,苦不倒一连官兵,反而坚定了爱军精武的决心。一连连续7年在全团军事考核中夺冠,先后5次荣立二等功,7次荣立三等功,连续12年被军区以上机关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所负责的102.79公里边境线连续18年无边境事故。

毋庸多言,老榆树、英模墙、白发军医、远山上的哈达,这些怎能不让人牵肠挂肚?

8月11日,我们在返回途中和阿拉善军分区司令员李德海一起祭奠了本报记者杨学泉。在他牺牲的地方,边防官兵自发用石头堆起了一座敖包。

敖包前,洒下两瓶炽烈的酒,流下几行滚烫的泪,献上一条圣洁的哈达。李德海司令员动情地说:“学泉记者,你是为宣扬我们边关而牺牲的。你是军报的骄傲,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的楷模。我们要在这里给你立块碑,让边防军民永生永世记得你!”